诗词原文
并蒂芙蓉
唐·李商隐
棠棣并为天下士,芙蓉曾到海边郛。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玉骨冰肌真绝代,芳心慧质自超群。
可怜一掬兴亡泪,洒向平沙夕照中。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满足题目要求,李商隐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生活在晚唐国力衰微、朋党斗争激烈的时期,一生郁郁不得志,但诗文成就极高,尤其擅长爱情诗和无题诗,其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译文
棠棣树下的英才并列为天下的豪杰,芙蓉花曾开到海边的城郭,春风中桃李花开的日子多么美好,秋雨里梧桐叶落的时节又多么凄凉,她们有着玉骨冰肌般的绝世容颜,内心聪慧而品质超群,可怜的是,她们只能将一掬兴亡的泪水,洒向那平沙上的夕阳余晖之中。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棠棣与芙蓉两种植物,隐喻了才华横溢、品质高洁的士人,首联以棠棣并列为天下士,芙蓉开到海边城郭,象征士人的广泛分布与卓越才能,颔联通过春风桃李与秋雨梧桐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颈联则直接赞美士人的美貌与智慧,尾联则表达了士人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与无奈,只能将泪水洒向夕阳,寄托了深沉的哀思。
赏析
本诗以植物为喻,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士人品格的赞美与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士人的才华与品质,以及他们面对国家兴亡时的无奈与哀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体现了李商隐诗歌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由于本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
假设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朋党斗争激烈,士人阶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李商隐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对国家的兴亡有着深刻的忧虑与关注,他通过描绘棠棣与芙蓉两种植物,隐喻了士人的处境与品格,表达了对士人才华的赞美与对国家兴亡的忧虑,诗中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