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赠别友人

朝代:唐代

作者:李中

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

四海交游今殆尽,十年人事半成非。

空庭日暮鸟飞尽,古寺风寒花落迟。

明日相思君不见,乱山深处水云迷。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一生仕途不顺,多任小官职,但才华横溢,擅长写诗,尤其以送别、咏史、写景等题材见长,李中的诗作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常能触动人心。

译文

像我这样疏狂不羁的人有谁会在意呢?我同情你遭遇坎坷但志向仍未改变,四海之内的朋友如今大多已失去联系,十年来的人事变迁大半已成过往,空旷的庭院在日暮时分鸟儿都已飞尽,古老的寺庙在寒风中花儿也迟迟不落,明天相思之时你却已不在眼前,只留下一片乱山深处的水云迷蒙。

释义

首联“疏狂似我人谁顾,坎轲怜君志未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友人的感慨,诗人自比为疏狂不羁之人,无人关心;同时同情友人虽遭遇坎坷但志向坚定,颔联“四海交游今殆尽,十年人事半成非”则感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昔日的友人大多已失去联系,颈联“空庭日暮鸟飞尽,古寺风寒花落迟”以景寓情,描绘了日暮时分的孤寂景象,暗喻诗人内心的凄凉,尾联“明日相思君不见,乱山深处水云迷”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别的友人的深深思念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之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与友人的共同遭遇和心境,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不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淋漓尽致,诗人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深化了诗歌的主题和内涵,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友人的离别有关,在晚唐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仕途艰难,诗人李中可能在与友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彼此的相似遭遇和心境,因此在离别之际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诗人也可能通过这首诗来抒发自己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