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首正缘无事饮,冯驩应为有鱼留。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客至

唐·许浑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犀首正缘无事饮,冯驩应为有鱼留。

清风拂柳开青眼,明月临窗映白头。

欲问还家何日是,夜来江上见归舟。

作者简介

许浑,唐代诗人,字用晦(一作“仲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咸阳城东楼》等。

译文

我隐居在偏僻之地少有访客,年老体衰,有客人来时连起身再拜都感到困难。

就像犀首(战国时魏国名将公孙衍)那样,我正因为无事可做而饮酒自乐;也像冯驩(战国时齐国孟尝君的门客)那样,我留客是因为家中有鱼可招待。

清风轻轻吹拂着柳树,仿佛为我睁开了青色的眼眸;明月高悬窗前,映照着我斑白的头发。

想问客人何时能回家,只见夜晚江上驶来一艘归舟,心中不禁生出无限感慨。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待客人的热情与真诚,首联写隐居地僻、访客稀少,以及自己年老体衰的状况;颔联以犀首、冯驩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无事而饮、有鱼留客的闲适心境;颈联通过清风拂柳、明月临窗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幽雅致的氛围;尾联则以问归期、见归舟作结,流露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

赏析

此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己隐居生活的点滴描绘得淋漓尽致,颔联中的典故运用,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又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颈联的景物描写,则进一步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尾联的问归期、见归舟,更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高潮,使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许浑晚年隐居期间,许浑一生仕途不顺,晚年选择隐居山林,过着淡泊名利、与世无争的生活,在这首《客至》中,诗人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同时也流露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