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虚舟
唐·韦庄
罔罔可怜真丧狗,时时相触是虚舟。
只应误学渔翁钓,无事移舟入蓼洲。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那迷迷茫茫、孤苦无依的样子真像是只丧家之犬,而那随时可能相互碰撞的却只是无人驾驶的空船,大概是我错误地学起了渔翁垂钓,才会无事生非地把船移到了长满蓼草的洲边。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丧狗”与“虚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以“罔罔可怜真丧狗”形容人的孤独无助,次句“时时相触是虚舟”则以虚舟(无人驾驶的船)相触为喻,说明世事无常,许多冲突和碰撞往往源于无意的碰撞或误解,后两句则通过渔翁垂钓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和自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对比,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首句“罔罔可怜真丧狗”以丧家之犬的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人在困境中的无助和迷茫,次句“时时相触是虚舟”则以虚舟相触为喻,揭示了世事无常、冲突难免的哲理,后两句则通过渔翁垂钓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的反思和自嘲,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启示性。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诗人自身也经历了许多坎坷和挫折,对于人生的无常和苦难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时期,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迷茫时所作,通过描绘“丧狗”与“虚舟”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反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既是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接受,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