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的释义

春秋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病中感怀

宋·陆游

壮志难酬鬓已斑,此生应笑老儒冠。

仕道固应惭孔孟,扶颠未可责由求。

心交不语胜千言,病里书来意自宽。

莫道桑榆无晚景,尚思葵藿向阳端。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译文

壮志未酬而双鬓已斑白,此生恐怕要笑我这老书生(儒冠)的无奈了,在仕途上我本应惭愧于孔孟的高尚情操未能达到,而在国家危难之时,也不能完全责怪冉有(由求)这样的臣子没有尽力挽救,心灵相通的朋友无需多言,病中收到你的书信,心情自然宽慰了许多,不要说夕阳已近山头就没有美景可言,我还想着像葵花和藿香一样永远向着太阳(朝廷)的方向。

释义

本诗表达了陆游对仕途不顺、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朋友关怀的感激之情,也透露出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坚持。

赏析

“仕道固应惭孔孟”一句,陆游以孔孟为榜样,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惭愧与不足,体现了他的谦逊和自省精神。“扶颠未可责由求”则是对当时朝政的批评,认为国家危难之时,不能一味责怪像冉有这样的臣子,暗示了朝政的腐败和人才的缺失,后两句则通过朋友的书信宽慰了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态度。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创作于陆游晚年,当时他因病在家休养,心中充满了对仕途不顺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他也收到了朋友的关怀和书信,这让他感到宽慰和温暖,在这样的背景下,陆游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