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的释义

小编87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宿桐庐馆同崔存度醉后作》

唐·白居易

江馆信佳宾,相逢意自亲。

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

夜话灯前各有思,秋期雨后余清阴。

西陵松柏青如染,知是谢公吟咏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在桐庐的旅馆里遇到了佳宾崔存度,我们相逢后心情自然亲近,刚听说这里的父老乡亲推崇谢令(谢朓),紧接着就看见儿童们迎接细侯(也是指谢朓,细侯为其别称),夜晚在灯前我们各怀心事交谈,秋雨过后留下了一片清凉的树荫,西陵的松柏青翠如染,我知道这是谢公曾经吟咏过的地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白居易与友人崔存度在桐庐旅馆相遇后的情景,诗中通过“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两句,展现了当地百姓对谢朓(细侯)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谢朓的敬仰之情,后两句则描绘了夜晚交谈和雨后清凉的景象,以及西陵松柏的青翠,进一步烘托了诗歌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遇后的亲切氛围和对谢朓的敬仰之情,通过父老乡亲和儿童的举动,展现了谢朓在当地人心中的崇高地位,诗人也借景抒情,通过描绘夜晚交谈和雨后清凉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整首诗意境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游历过程中,与友人崔存度在桐庐旅馆相遇后所作,当时白居易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旅途中,他遇到了崔存度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相谈甚欢,在谈到谢朓时,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敬仰之情的诗歌。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初闻父老推谢令,旋见儿童迎细侯”这两句诗在描述谢朓时用了不同的称谓(谢令和细侯),但这并不矛盾,而是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对谢朓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而采用的修辞手法,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前代文人的敬仰和传承之情。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