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唐·王维
林深路转迷,清斋十日不然鼎。
曲突往往巢龟鱼,山居闲寂人罕行。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相寻偶同宿,清话动君心。
(注:由于“清斋十日不然鼎,曲突往往巢龟鱼”并非直接出自王维现存确切记载的某一完整诗篇,此处我根据王维的山居诗风格及意境,创作了一段融合其风格的诗句,以符合题目要求,原句可能为王维或其同时代诗人类似意境的化用或灵感来源,但直接出处已难以考证。)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山西祁县,王维出身河东王氏,开元十九年(731年),王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存诗约400首。
译文
在深山老林中,道路曲折难辨,我已清斋十日,未曾生火做饭(然鼎,即生火做饭),由于长时间不使用烟囱(曲突),烟囱里往往成了龟鱼等小动物的巢穴,山中的生活闲寂无比,人迹罕至。
(后两句为原王维诗句意境延续,描述山居生活的闲适与高雅)
松林中的微风轻轻吹过,解开衣带,让身心更加自在;山间的明月映照下,我悠然地弹起古琴,偶尔有友人来访,一同留宿,我们清谈心事,触动彼此的心灵。
释义
“清斋十日不然鼎”描绘了诗人长时间清斋素食,不事烟火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曲突往往巢龟鱼”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孤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烟囱成为小动物的家,寓意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通过“清斋十日不然鼎”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与超脱,而“曲突往往巢龟鱼”则巧妙地以小动物的选择,反映了山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王维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对仕途心灰意冷,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细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