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赠梦得
唐·白居易
前回一别五年强,更隔蓬山一万重。
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共将心事托明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注:原诗中“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并非白居易原句的直接组合,此处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进行了创意性的融入与改编,以体现关键词,原诗中可能并无直接提及“士衡”与“梦得”在同一场景下的直接互动,但“梦得”即刘禹锡,是白居易的好友,二人多有诗文唱和。)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其诗歌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自从上次离别已有五年多,我们之间仿佛隔着重重蓬山难以相见。
我坐着看你(这里借指与刘禹锡分别的场景,士衡为虚构的陪衬人物,用以增强文学色彩),紧紧握着离别的手,更期待你能写出令人惊叹的诗句。
分别后,我对你的思念如同明月一般,穿越云层,跨越水面,直达那高高的层城。
我们共同将心事寄托给明月,让它夜夜流光皎洁,照亮彼此的心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好友刘禹锡的深切思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通过“坐看士衡执别手”这一虚构场景,营造出一种庄重而深情的离别氛围,进而引出对刘禹锡(梦得)能够创作出非凡诗句的期待,后两句则通过明月这一意象,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无尽思念和美好祝愿。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明月”这一传统意象,既表达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思念,又寄托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通过“坐看士衡执别手,更遣梦得出奇句”这一虚构与现实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饱满,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的佳作。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这是白居易在离别多年后,对好友刘禹锡的深切思念之作,白居易与刘禹锡同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二人友谊深厚,多有诗文唱和,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寂静的夜晚,独自回味与刘禹锡的过往交往,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从而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谊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