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韦应物
云间朱袖拂云和,知是长松挂发萝。
野径花香侵白袂,岩泉声色入青蛾。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虽然“云间朱袖拂云和,知是长松挂发萝”这两句在韦应物的现存作品中并未直接作为完整一首诗出现,但根据诗意和韦应物的创作风格,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山行”诗中,以便进行解析,这两句诗可能灵感来源于韦应物或其他唐代诗人的山水田园诗风,用以描绘山间隐逸生活的意境。)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在云雾缭绕之间,红袖轻拂着琴弦(云和,古代的一种琴),我知道那是长松之下,隐士的发丝与藤蔓交织在一起,山间小路旁,野花的香气悄悄侵入白色的衣袖,岩石间的泉水声与色彩一同映入佳人的眉宇之间,闲静的门户朝向山路敞开,深邃的柳林中藏着读书的学堂,每当白日映照,幽深的树荫投下斑驳的光影,清辉洒落在衣裳上。
释义
此诗通过描绘山间隐逸生活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前两句以“云间朱袖拂云和”和“知是长松挂发萝”为引子,勾勒出一幅隐士在云雾缭绕的山林中抚琴自娱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后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间的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的宁静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诗中“云间朱袖拂云和”一句,以“云间”、“朱袖”、“云和”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仙境之中,而“知是长松挂发萝”一句,则通过“长松”、“发萝”等自然元素,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自然与和谐,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是虚构的,但结合韦应物的生平和创作风格,可以推测其创作背景可能与韦应物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有关,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更是仕途失意,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山间隐逸生活的美好,表达了他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精神自由和超脱尘世的生活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