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的释义

风云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铜官山行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莫言叠石小风景,卷帘看尽铜官山。

云开日出千峰秀,雨过风清万壑闲。

野老村居无俗客,樵夫路遇有谈颜。

此中真意谁能解,独倚危栏兴未阑。

作者简介

查慎行(1650年-1727年),原名嗣琏,字夏重,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浙江海宁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授编修,后入直南书房,查慎行学识渊博,诗风清新隽永,是清初“浙西派”诗论的倡导者之一,与朱彝尊、厉鹗并称“浙西三大家”。

译文

不要说这叠石只是小风景,卷起窗帘便能看尽铜官山的壮丽,云开日出时,千峰秀丽如画;雨过天晴后,万壑清幽宁静,山野中的老人居住在无俗客打扰的村落,樵夫在路上相遇也能愉快地交谈,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独自倚靠在高高的栏杆上,兴致未尽。

释义

首句“莫言叠石小风景”以否定句开篇,强调铜官山的景色并非仅仅局限于眼前所见的小范围,引出下文对铜官山全景的描绘,次句“卷帘看尽铜官山”直接点题,通过“卷帘”的动作,展现出诗人视野的开阔和对铜官山全景的欣赏,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云开日出、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象,以及山野老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渲染了铜官山的清幽与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铜官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首联以否定句开篇,新颖别致,引人入胜;颔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颈联则通过描绘山野老人的生活状态,进一步突出了铜官山的清幽与闲适;尾联则以诗人独自倚栏、兴致未尽的形象作结,既表达了诗人对铜官山美景的留恋,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查慎行在游览铜官山时所作,铜官山位于今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东北,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查慎行在游览过程中,被铜官山的自然美景和闲适生活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铜官山的壮丽景色,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