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
山中岁晚无他事,日对梅花一欠伸。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常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其书法和绘画亦独具一格,尤其是他的竹石画,更是名扬四海。
译文
郁郁葱葱的苍松如同真正的道友,那丝丝绽放的红梅恰似故乡的亲人。
在这山中岁末之时,我别无他事,只是每日对着梅花,偶尔伸伸懒腰,打个哈欠。
释义
“郁郁苍髯真道友”中,“郁郁”形容树木茂盛,“苍髯”指苍老的胡须,这里比喻苍松,表达了诗人对苍松坚韧不拔品质的赞美,视其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丝丝红萼是乡人”中,“丝丝红萼”指的是红梅的花瓣,诗人将其比作故乡的亲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山中岁晚无他事,日对梅花一欠伸”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隐居生活的闲适与淡泊,以及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山居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苍松与红梅,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心境,首句“郁郁苍髯真道友”以松喻人,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高风亮节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次句“丝丝红萼是乡人”则以梅寄情,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后两句“山中岁晚无他事,日对梅花一欠伸”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宁静与闲适,展现了其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郑板桥山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郑板桥晚年隐居山中的时期,此时的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腐败和社会不公有了深刻的认识,在隐居生活中,他寄情山水,以诗书画为伴,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与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苍松与红梅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向往、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山居生活的热爱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