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破萼未胜春,罗绮丛中第一人。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咏美人

唐·李中

小桃破萼未胜春,

罗绮丛中第一人。

肌细分红脉,

唇香露白苹。

仙歌临水唱,

翠袖向风振。

谁解东君意,

殷勤独与君。

作者简介

李中,晚唐至五代时期的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曾官淦阳宰,他的诗作多写生活琐事,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在当时颇有名气,但传世作品不多,今存《李中集》一卷。

译文

初绽的小桃花还未能完全承受春天的气息,

在罗衣绮裳的美人中,她是最出众的一位。

肌肤细腻得仿佛能分出红色的脉络,

嘴唇如同晨露滋润过的白苹般诱人。

她在水边吟唱着仙乐般的歌曲,

翠绿的衣袖随风轻轻摆动。

谁能理解春神(东君)的心意呢?

他唯独对这位美人充满了殷勤与眷顾。

释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在春日里尤为动人的美人形象,首句以初绽的小桃花比喻美人初露的芳华,尚未达到全盛的春天之美,暗示美人正值青春年华,却已超越群芳,接着通过“罗绮丛中第一人”直接点出美人在众多佳丽中的独特地位,后几句则进一步从肌肤、唇色、歌声、姿态等方面刻画美人的风姿绰约,以及春神对她的特别青睐。

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物起兴,巧妙地将美人比作初春的小桃,既展现了美人的青春活力,又赋予了其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诗中“肌细分红脉,唇香露白苹”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美人的外貌特征刻画得栩栩如生,令人心生向往,通过“仙歌临水唱,翠袖向风振”的描绘,展现了美人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生活情趣,最后两句则借春神之口,表达了对这位美人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使得全诗情感饱满,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李中可能是在一次春日宴会上,或是游历于山水之间时,偶遇了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被其美貌与气质所打动,遂写下此诗以表赞美之情,诗中流露出的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性美的追求,反映了晚唐至五代时期文人墨客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这样的诗作无疑为人们提供了一片心灵的净土,让人们在纷扰的世事中寻得一丝慰藉。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