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游有感

明·李开先

漫说山东第二州,枣林桑泊负春游。

莺啼燕语声声脆,柳绿花红处处幽。

水榭风来香满袖,山亭月上影随头。

良辰美景谁能识,独倚阑干意未休。

作者简介

李开先(1502年-1568年),字伯华,号中麓,山东济南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嘉靖八年(1529年)进士,历官吏部考功主事、员外郎、郎中,因上疏弹劾权臣夏言被贬为广东参议,后辞官归隐,李开先精通音律,爱好戏曲,创作有传奇《宝剑记》等,对明代戏曲发展有重要影响,其诗文亦颇有成就,风格清新自然,不拘一格。

译文

别随便说山东这第二等的州城,枣树林和桑树泊辜负了春天的游览,黄莺啼叫,燕子呢喃,声声清脆悦耳;柳树翠绿,花朵红艳,处处幽静迷人,水边的楼阁风吹来香气满袖,山上的亭子月光下影子随人移动,这良辰美景谁能识得,我独自倚着栏杆意兴未尽。

释义

本诗描绘了山东某地(诗人称之为“第二州”)春天的美丽景色,但开篇即以“漫说”二字表达了对该地未能充分展现其春游魅力的遗憾,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莺啼燕语、柳绿花红的春日景象,以及水榭风香、山亭月影的静谧之美,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良辰美景无人赏识的孤独与惋惜。

赏析

本诗以春游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莺啼燕语声声脆,柳绿花红处处幽”一句,运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将春天的声音与色彩完美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水榭风来香满袖,山亭月上影随头”两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开先辞官归隐之后,此时他已历经仕途坎坷,对官场的尔虞我诈深感厌倦,在归隐生活中,他得以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宁静,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珍惜,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自己的心境,诗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