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鬓云松令·枕函香
清·纳兰性德
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刬地东风,彻夜梨花瘦。
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箫,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
变体(含关键词):
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
夜深人静思纷扰,月影疏疏映碧纱。
(注:此变体为根据关键词“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所创作的意境,非纳兰性德原诗内容,但以下解析将围绕这两句及原诗意境进行。)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出身贵族,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但一生情感坎坷,多愁善感,其词作情感真挚,清新自然,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
译文
(针对原诗《鬓云松令·枕函香》)
枕上香气缭绕,花径中时光悄然流逝,依稀记得那次相逢,黄昏后我们轻声细语,时节微寒,我因病而饮酒,东风突然吹起,整夜梨花都显得消瘦。
掩上银屏,垂下翠袖,何处传来箫声,情意绵绵,微微透露,月光下红豆蔻令人肠断,月亮还像那时一样,但人是否还像那时一样呢?
(针对变体)
翠绿色的冷光像什么呢?就像墙东边那乌黑亮丽的头发掉落在寒鸦群中,夜深人静时思绪纷扰,月光稀疏地映照在碧绿的纱窗上。
释义
“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这两句诗,通过翠色的冷光与墙东掉落的乌黑头发(象征美人或思念之人)与寒鸦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逝去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哀愁。
赏析
这两句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中常见的哀婉与深情,翠色的冷光与乌黑头发形成鲜明对比,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寒鸦的加入,更添一份凄凉与萧瑟,使得整幅画面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两句诗也体现了纳兰性德对细节的敏锐捕捉和独特表达,使得情感更加细腻动人。
创作背景
虽然“翠色冷光何所似,墙东鬒发堕寒鸦”并非纳兰性德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从原诗《鬓云松令·枕函香》的创作背景中窥见一些端倪,纳兰性德一生情感丰富而坎坷,对爱情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这首词很可能是他在某个孤寂的夜晚,思念远方的爱人或逝去的情感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他将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而变体中的这两句诗,则可能是后人在理解纳兰性德词风的基础上,根据关键词所创作的意境之作,旨在进一步诠释和传承纳兰性德的词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