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的解释

梦梦16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柳絮

唐·雍裕之

二物与人初不异,飘落高下随风花。

若言春度二分后,谁似侬家先物华。

作者及朝代

雍裕之,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具体生平事迹亦不详,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虽然他的诗作数量不多,但每一首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简介

由于历史记载有限,关于雍裕之的具体生平事迹我们知之甚少,但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善于观察自然的诗人,他的诗歌往往能够捕捉到自然景物的微妙变化,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其呈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译文

这两种事物(指柳絮和春花)与人们起初并无不同,它们随风飘落,有的高有的低,就像随风飞舞的花朵一样,如果说春天已经度过了二分(即春季已过半),那么谁又能像我家(指柳絮)这样先一步展现出春天的繁华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柳絮和春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首句“二物与人初不异”指出柳絮和春花与人们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大自然的产物;次句“飘落高下随风花”则描绘了柳絮和春花随风飘落的美丽景象;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突出了柳絮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赏析

这首诗以柳絮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柳絮随风飘落的美丽景象,诗人运用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将柳絮与春花进行对比,突出了柳絮在春天中的独特地位和价值,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无从得知确切的信息,但可以推测的是,诗人可能是在某个春天里,看到了柳絮随风飘落的美丽景象,心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和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乐观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