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的意思及出处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清代

作者:黄景仁

忆当年,垂柳丝长,春色如酒浓,念此间年少,嬉游逐队,笑靥花丛,更羡翩翩公子,挥毫赋雪鸿,几度思归梦,银灯夜雨,月满西楼。

飘零身世感萍蓬,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纵有千金裘,难买青春驻,空自嗟叹,回首天涯路远,何处是归程,但见长江水,东流无尽,愁绪难穷。

作者简介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清代诗人,自幼聪颖,少年时即有诗名,但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年仅三十五岁就病逝于山西运城,他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艺术上长于比兴,多用白描,风格苍劲,为清代宋诗派重要作家。

译文

回忆起当年,垂柳丝绦细长,春色如同美酒般醇厚,怀念那时年少,我们成群结队嬉戏游玩,在花丛中绽放着欢笑,更羡慕那些翩翩公子,挥毫泼墨写下如雪的诗篇,多少次在梦中思归,银灯下夜雨绵绵,月光洒满了西楼。

身世飘零如同浮萍和莲蓬,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在莒国的那段艰难岁月,即使快乐时也请再赋一首囚山篇,即使有千金之裘,也难以买回逝去的青春,只能空自嗟叹,回首望向天涯路远,哪里才是归家的路程,只见长江之水,东流无尽,愁绪也难以穷尽。

释义

本诗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和对漂泊身世的感慨,诗中“愿君终不忘在莒”一句,借用历史典故,提醒友人不要忘记过去的艰难岁月;“乐时更赋囚山篇”则希望友人在快乐时也能保持对过往的反思和记录,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赏析

黄景仁的这首诗以回忆为线索,将往昔的美好与现实的飘零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中“垂柳丝长,春色如酒浓”等句,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年代,而“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等句,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黄景仁一生穷困潦倒,不遇于时,他的诗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漂泊异乡、历经坎坷之后,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回忆往昔的欢乐与现在的飘零进行对比,表达了对逝去青春的无限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希望友人不要忘记过去的艰难岁月,即使快乐时也能保持对过往的反思和记录。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