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的意思及出处

生辉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唐·韦应物

当年织屦随方进,晚节称觞见伯仁。

闲居日久尘事远,落花满径独吟身。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字义博,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唐代著名诗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译文

当年我穿着草鞋跟随着方进(此处可能借指某位有学问或地位的人),到了晚年,举杯祝酒时却已能见到德高望重的伯仁(此处可能借指某位长辈或友人),现在闲居在家,远离尘世的纷扰,每日只见落花铺满小径,独自吟诗消遣。

释义

织屦随方进:织屦,即编织草鞋,象征早年生活的简朴与劳作;随方进,可能指跟随某位有学问或地位的人学习或工作。

晚节称觞见伯仁:晚节,指晚年;称觞,举杯祝酒;伯仁,此处为借指,可能代表某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表示晚年能与其共饮,享受人生。

闲居日久尘事远:描述诗人现在的生活状态,闲居家中,远离了世俗的纷扰。

落花满径独吟身:落花满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美的画面;独吟身,表达了诗人独自品味生活、吟咏诗句的闲适与孤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早年与晚年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忆和对当前生活的感悟,前两句通过“织屦随方进”与“晚节称觞见伯仁”的对比,反映了诗人从早年的劳作与学习到晚年的闲适与尊荣,后两句则直接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宁静与孤独,落花满径的意象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了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体现了韦应物诗歌的典型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闲居时期,韦应物一生经历了从仕途到隐居的转变,晚年他选择远离官场,过上了宁静的田园生活,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的写照,通过回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感慨,诗中也透露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韦应物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高洁情操和人生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