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的释义

风云1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洗儿诗

宋·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纵不羁,善用夸张隐喻,独具风格,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译文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头脑聪明,但我却因为聪明反被聪明误,一生遭遇坎坷,我只希望我的孩子愚笨迟钝,没有灾难,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

释义

这首诗反映了苏轼因自己的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慨,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期望,他并不希望孩子过于聪明,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无事,顺利成长,最终达到高位,这既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也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一种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洗儿为题,却并非写洗儿的场面,而是借洗儿抒发感慨,体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境界和人生哲学,诗中“人皆养子望聪明”一句,写出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心态,即希望孩子聪明伶俐,有所作为,然而苏轼却反其道而行之,提出了“我被聪明误一生”的感慨,表达了自己因聪明而遭受的挫折和磨难,这种反传统的思想,在当时无疑是一种独特的见解。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两句,更是将苏轼的豁达和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并不希望孩子过于聪明,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平安无事,顺利成长,这种对孩子的深深祝福,既体现了苏轼的父爱之情,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一种深刻理解和领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生活困顿,心情抑郁,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写下了这首《洗儿诗》,诗中既表达了他对自己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孩子未来的深深祝福,这种在逆境中依然保持乐观和豁达的精神,正是苏轼人格魅力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