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下一句是什么?

春秋19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

(注:“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这句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其融入此诗作为结尾,以展现一种意境,原诗中并无此句,以下分析将基于这一设定进行。)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试,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贾岛诗在晚唐形成独特派别,影响颇大,长于五言律诗,题材窄狭,多写荒寂之境,刻琢精警,喜写荒凉枯寂之境。

译文

闲居之处少有邻居,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月下敲门,走过小桥呈现出原野迷人的景色,搬动石头惊动了云根,我暂时离去,不久当重来,希望你也不要因暂时的离别而叹息,人生短暂,六十年的光阴如同小劫一般,风雨匆匆。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最后一句“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则是对友人的劝慰,希望友人不要因离别而感伤,人生短暂,应珍惜时光。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幽静而美丽的隐居图景,前六句通过“闲居”、“草径”、“鸟宿”、“僧敲”等词语,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的深情寄语,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愿君亦莫叹留滞,六十小劫风雨疾”一句,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以“六十小劫”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劝慰友人不要因离别而感伤,要珍惜眼前的时光和友情,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的隐逸思想和友情观念有关,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更加向往隐逸生活,他对友情也非常珍视,与许多文人墨客都有深厚的交情,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拜访友人李凝时所作,通过描绘李凝的幽居环境和表达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的隐逸思想和友情观念。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