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空堂隐几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水中照见万象空,敢问堂中谁隐几。
清风拂帘花影动,明月照壁人声稀。
禅心不向浮名累,诗意常随流水归。
此间真意谁能解,独坐悠然悟道机。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闻名于世,尤其擅长禅理诗的创作,释绍嵩的诗作多蕴含禅意,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他的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诗文的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
译文
在水中映照出万物的空幻,试问在这空堂之中,是谁在静静地隐几而坐?清风轻轻拂过窗帘,带来阵阵花香,月光洒在墙壁上,人声渐渐稀少,禅心不为浮名所累,诗意常随流水而归去,这里的真意谁能理解呢?只有独自静坐,才能悠然地领悟道法的玄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禅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首联“水中照见万象空”以水中倒影喻指万物的虚幻不实,引出“敢问堂中谁隐几”的设问,暗示了禅堂中静坐悟道者的存在,颔联和颈联进一步描绘了禅堂内外的宁静景象,以及诗人不为浮名所累、诗意盎然的内心世界,尾联则点明了只有独自静坐,才能领悟道法的真意。
赏析
这首诗以禅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禅理的深刻领悟和内心的宁静,诗中“水中照见万象空”一句,以水中倒影的虚幻性来比喻万物的空幻不实,富有哲理意味。“清风拂帘花影动,明月照壁人声稀”等句,则通过描绘禅堂内外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禅意和诗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禅修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一生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与诗文的创作,在禅修的过程中,他深刻领悟了禅理的玄妙,并将其融入到了自己的诗作之中,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静谧的夜晚,独自坐在禅堂中,面对着清幽的景象,心中涌起对禅理的深刻感悟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释绍嵩对禅理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内心的宁静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