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莲
宋·苏轼
城中担上卖莲房,
未抵西湖泛野航。
旋折荷花剥莲子,
露为风味月为香。
作者及朝代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词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其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译文
城中有人挑着担子卖莲房,
怎比得上在西湖上泛舟采莲。
随手折下荷花剥出莲子,
那莲子的风味就像露水一样清新,香气就像月光一样淡雅。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采莲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前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城市中卖莲房的小贩与西湖上泛舟采莲的两种不同生活的感受,突出了后者的自由与惬意,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采莲的场景,诗人随手折下荷花,剥出莲子,那莲子的风味清新如露水,香气淡雅如月光,充满了自然之美。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西湖采莲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诗中通过对比和具体描绘,将城市中的喧嚣与西湖上的宁静、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后者的赞美,诗人以“露为风味月为香”这一生动的比喻,将莲子的风味和香气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时所作,杭州西湖的美景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常常在西湖上泛舟、游览,感受自然之美,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和采莲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苏轼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