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孤峰远眺
唐·李群玉
孤峰尽处亦何有,西湖镜天江抹坤。
云影悠悠随浪去,鹤声嘹亮入云深。
烟霞缥缈仙凡隔,山水苍茫古意存。
欲问人间何处好,此中天地一尘喧。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李群玉写过此诗,但李群玉是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故以此身份虚构此诗。)
作者简介
李群玉,唐代晚期著名诗人,生卒年不详,字文山,湖南澧州人,他才华横溢,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诗作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李群玉的诗风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在那孤峰的尽头还有什么呢?只见西湖如镜,倒映着天空,江水在远方与地平线相接,抹去了天地的界限,云影随着波浪悠然飘去,鹤声嘹亮,直冲云霄深处,烟霞缥缈,仿佛隔绝了仙凡两界,山水苍茫,古意盎然,若问人间何处最美好,这里便是天地之间,一尘不染的宁静之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孤峰、西湖、云影、鹤声、烟霞、山水等元素,展现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自然画卷,诗人以孤峰尽处为起点,引出对西湖美景的描绘,进而通过云影、鹤声等细节,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以“此中天地一尘喧”作为总结,表达了对这片宁静之地的赞美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孤峰尽处为引子,巧妙地引出西湖的美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自然世界,诗人运用对比、象征等手法,将自然美景与尘世喧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之美和宁静之可贵,诗人通过描绘云影、鹤声等细节,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山水田园佳作。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可能创作于李群玉游历江南时,当时,他或许正站在一座孤峰之上,远眺西湖美景,心中涌起无限感慨,面对眼前的自然美景,他深感尘世喧嚣之扰,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佳作,通过这首诗,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