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的意思及出处

春秋20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寻仙村

唐·韦应物

篮舆西出登山门,嘉与我友寻仙村。

云深路远不知处,水落石出见真源。

松间明月照清影,竹里清风拂幽篁。

仙境虽遥心自近,人间何处不桃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出身京兆韦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远,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

译文

乘坐竹轿向西行出登山之门,很高兴与我的朋友一同去寻找那传说中的仙村,山路蜿蜒,云雾缭绕,不知终点在何方;水流退去,石头显露,方见真正的源头,明月照耀在松树间,投下清冷的影子;清风拂过竹林,发出幽雅的声响,虽然仙境遥远,但我们的心却离它很近,人世间哪里没有像桃源一样的美好之地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寻找仙村的情景,他们乘坐竹轿,穿越云雾缭绕的山路,历经艰辛,终于见到了真正的源头,在松林和竹林中,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心灵得到了净化,虽然仙境遥不可及,但诗人认为,只要心中有美好的追求,人世间处处都可以找到像桃源一样的美好之地。

赏析

这首诗以寻仙村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山路、云雾、水流、石头、松树、竹子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清新淡远的意境,诗人通过“仙境虽遥心自近,人间何处不桃源”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肯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仕途不顺的情况下,他逐渐转向山水田园,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谪期间,与友人一同游历山水时所作,通过描绘寻仙村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