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上一句是什么?

梦梦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陈洵直

莫道长松浪得名,能教覆额两眉青。

风前直似苍龙啸,月下还疑白鹤鸣。

叶落秋声风外起,云开日色树头明。

此中自有逍遥意,何必求仙访隐情。

作者简介

陈洵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从他的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借以抒发个人情感与哲思,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译文

不要说这高大的松树徒有虚名,它能让人眉头舒展,心旷神怡,在风中,它仿佛像苍龙一样呼啸,月光下又疑似白鹤在鸣叫,秋叶在风中飘落,伴随着秋声,云开日出时,树梢间洒下明亮的光斑,在这松树之下,自然有着逍遥自在的意境,何必再去寻求仙道或隐居避世呢?

释义

本诗通过对松树的描绘,赞美了其不仅外形挺拔、声音悦耳,更能给予人心灵上的慰藉与启迪,诗人借松树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1、意象生动:诗中“苍龙啸”、“白鹤鸣”等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松树在风中摇曳、月下清幽的景象,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和音乐性。

2、情感深邃:诗人通过松树这一自然物象,寄托了自己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情感真挚而深邃。

3、哲理蕴含:诗末“此中自有逍遥意,何必求仙访隐情”一句,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即真正的逍遥自在不在于外在的寻求,而在于内心的平和与自足。

创作背景

虽然关于陈洵直的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从其诗作中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秋日,诗人独自漫步于松林间,被松树的挺拔姿态和清幽环境所触动,有感而发创作而成,诗人通过对松树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在那个时代,或许面临着社会动荡或个人际遇的不顺,诗人通过诗歌寻找心灵的慰藉,表达了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生活的渴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