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屋打头
唐·白居易
常时低头诵经史,
忽然欠伸屋打头。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民生活、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
译文
平时常常低着头诵读经史书籍,
突然间伸了个懒腰,不料屋顶撞到了头。
释义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诗人平时专注于研读经史,长时间低头导致身体僵硬,当他不经意间伸了个懒腰时,不料被低矮的屋顶撞到了头,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刻苦研读、废寝忘食的形象,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轻松幽默的生活气息。
赏析
这首诗虽短,却富有生活情趣和哲理,通过“常时低头诵经史”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刻苦精神;而“忽然欠伸屋打头”一句,则以一种幽默诙谐的方式,打破了前文的严肃氛围,使整首诗显得生动有趣,这种对比和反差,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也让人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体会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学问的执着。
这首诗还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通俗易懂、贴近民生的特点,诗人以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为题材,用平实的语言进行描绘,使读者能够轻易理解并产生共鸣,这种写作风格,使得白居易的诗歌在唐代乃至后世都广受欢迎。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的求学经历或隐居生活有关,白居易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对经史书籍有着深厚的造诣,在求学或隐居期间,他常常长时间沉浸在书本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和身体的疲惫,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种情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来展现诗人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刻苦精神,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轻松幽默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使他在紧张的学术研究之余,能够找到一种释放压力、调节心情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