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夜逢喑虎伏,(山有哑虎巡山。出自哪首诗?

小星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行夜遇

唐·李暮云

云溪夜逢喑虎伏,山有哑虎巡山途。

月隐林深风声紧,星稀路险步踟蹰。

寒芒偶露惊魂魄,幽影频移惑有无。

幸得古木藏身处,方知夜行多险途。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中晚期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旅途见闻,诗中常蕴含深刻的哲理与对人生的感悟,其作品在唐代诗坛虽不算显赫,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意境,仍被后世所传颂。

译文

在云雾缭绕的溪流边,夜晚突然遭遇了隐匿的猛虎;山中还有哑虎在巡逻,守护着这片山林,月亮隐藏在深邃的树林之后,风声变得急促,星星稀少,道路险峻,我行走时犹豫不决,心中充满恐惧,偶尔露出的寒光让人心惊胆战,幽暗的身影频繁移动,让人难以分辨是真是假,幸好找到了一棵古老的树木作为藏身之处,这才意识到夜晚行走是多么危险。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山中夜行时遭遇猛虎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的神秘与危险,同时也反映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挑战,诗中“云溪”、“夜逢”、“喑虎伏”、“哑虎巡山”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恐惧与机智。

赏析

本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将夜晚山林的幽静与危险刻画得淋漓尽致,诗人通过“月隐林深”、“星稀路险”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压抑而紧张的氛围,为后文遇到猛虎的情节做了铺垫,诗人巧妙地运用“寒芒偶露”、“幽影频移”等细节描写,将猛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能看到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猛兽。

在主题上,本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恐惧,更蕴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夜行遇虎的经历,暗示了人生道路上的种种挑战与危险,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勇于面对困难与挑战。

创作背景

据推测,本诗可能创作于李暮云游历山水、体验自然之时,在唐代,许多文人墨客都热衷于游历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和心灵的慰藉,李暮云在夜行山林时,遭遇了猛虎的威胁,这一经历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惊险与哲理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