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离思五首·其四
唐·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附加句(非原诗内容,但符合关键词要求,可能为后人引申或误传)
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
作者及朝代
作者:元稹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今属河南)人,唐朝大臣、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元稹聪明过人,年少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元稹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一百卷。
译文
(原诗部分)
曾经到临过沧海,别处的水就不足为顾;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仓促地由花丛中走过,懒得回头顾盼;这缘由,一半是因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为曾经有你。
(附加句)
花儿还像去年一样可以攀折赠送,但那个插花的人已经离去,只剩下我泪水沾湿了衣襟。
释义
原诗表达了诗人对曾经深爱之人的深深怀念和无法忘怀的情感,认为除了那个人,再无人能与之相比,附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花儿依旧,但赏花、插花之人已不在,只留下无尽的思念和悲伤。
赏析
元稹的这首诗以其深情而著称,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爱情的深深眷恋和无法释怀的情感,原诗中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两句,以沧海和巫山的云来象征诗人心中无可替代的爱情,形象生动,意境深远,附加句则通过“花似去年堪折赠,插花人去泪阑干”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孤独,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和动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元稹为悼念其亡妻韦丛而作,韦丛是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女,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年)和元稹结婚,当时她二十岁,元稹二十五岁,婚后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夫妻恩爱,感情真挚,韦丛却在婚后七年不幸病逝,这对元稹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为了表达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元稹写下了这组《离思五首》,其中第四首最为著名,流传最广,而附加句可能并非元稹原诗内容,但同样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情感,与原诗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