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贱贤愚同尽耳,君家不尽缘贤子。下一句是什么?

梦梦14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杂诗

唐·白居易

贵贱贤愚同尽耳,君家不尽缘贤子。

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许?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人民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贤能还是愚昧,最终都将化为尘土,但你家却不会因有贤能的子孙而衰败,百年之后,我们都将归于一丘之土,贫富、高低又能争得多少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贵贱贤愚终归于尽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贤能子孙能够传承家族荣耀的肯定,诗人认为,无论生前如何显赫或卑微,最终都将面临死亡,化为尘土,贤能的子孙能够延续家族的精神和传统,使家族不至于因时间的流逝而衰败。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首句“贵贱贤愚同尽耳”,直接点明了人生的无常和平等,无论身份如何,最终都将面临死亡,次句“君家不尽缘贤子”,则是对贤能子孙的赞美,认为他们能够传承家族的精神和传统,使家族得以延续,后两句“百年身后一丘土,贫富高低争几许?”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虚无和无常,无论生前如何显赫或卑微,最终都将归于尘土,贫富、高低又能争得多少呢?

这首诗在表达人生哲理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和传统的重视,他认为,贤能的子孙是家族得以延续的关键,他们的存在使家族的精神和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对人生的无常和平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位有着深厚家族观念的诗人,他也非常关注家族的传承和发展,在这首诗中,他通过对比贵贱贤愚的终局和贤能子孙的作用,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哲理和家族荣誉的深刻思考。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提到了“君家”,但并未明确指出是哪一家,因此这里的“君家”可以理解为泛指某个家族或诗人自己的家族,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具体含义也可能因读者的理解和解读而有所不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