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自叹
唐·贾岛
金丹自足留衰鬓,苦泪何须点别肠。
云水茫茫无处问,青山空向暮云长。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一作阆仙,人称“贾长江”或“瘦岛”,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又称“贾长江”,晚年往来长安洛阳间,卒于蜀中,贾岛一生郁郁不得志,其诗以苦吟著称,追求字句的精工,与孟郊齐名,并称“郊寒岛瘦”。
译文
依靠金丹的力量,我足以留住这衰老的鬓发,何必再用苦涩的泪水去增添离别的悲伤呢?茫茫的云水之间,无处可以询问归途,只有那青山默默地向着傍晚的云彩延伸。
释义
“金丹自足留衰鬓”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修炼金丹(道教中长生不老的丹药)来延缓衰老,保持青春;“苦泪何须点别肠”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淡然态度,认为不必因离别而悲伤流泪;“云水茫茫无处问”描绘了诗人面对茫茫云水,无处寻觅归途的迷茫;“青山空向暮云长”则借青山与暮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晚年心境的写照,诗中通过金丹、苦泪、云水、青山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离别、归途的深刻思考,金丹象征着对生命的追求与留恋,苦泪则是对离别之苦的无奈表达,云水茫茫与青山空向,则共同营造了一种孤独、迷茫的氛围,反映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孤寂与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贾岛苦吟诗人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晚年时期,贾岛一生仕途不顺,晚年更是漂泊无依,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离别、归途的深刻感悟,诗中通过金丹、苦泪、云水、青山等意象,既表达了对生命的留恋与追求,也表达了对离别之苦的淡然态度,以及对未来归途的迷茫与无奈,这些情感共同构成了贾岛晚年心境的写照,也为我们理解他的诗歌提供了重要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