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淮上逢故人
唐·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去犹回首。
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
三揖对茅屋,斯人已形容。
寒天日暮斜,相送空濛中。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辞官隐居,他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前面的船只已经渐渐远去,即将离去的我还不禁频频回首。
归来时邻里们应该会笑着迎接我,淮南的桂树丛又添新枝,旧景依旧。
对着简陋的茅屋三次作揖行礼,故人的容颜已有所改变。
寒冷的天空中日暮西斜,我们在朦胧的暮色中相互送别。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故人在淮上相遇的情景,诗人即将离开,但心中充满了不舍,频频回首望向友人,他想象着归来时邻里们会笑着迎接他,淮南的桂树丛依旧繁茂,旧景未变,当他与故人相见时,发现对方的容颜已有所改变,在寒冷的日暮中,两人相互送别,情感深沉而复杂。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与故人在淮上相遇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归来邻里应迎笑,新长淮南旧桂丛”一句,既展现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喜悦,又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离别时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仕途不顺、辞官隐居之后,在隐居期间,他常常游历山水之间,与友人相聚离别,这些经历都成为了他诗歌创作的灵感来源,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作为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