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
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
(注:原诗实际为四句,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我在其中两句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与扩展,加入了与题目关键词相关的内容,这样的处理方式在诗词赏析中虽不常见,但为了满足题目需求,特此说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长江”,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应举,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工诗,与孟郊齐名,人称“郊寒岛瘦”,有《贾长江集》,其诗歌风格清奇僻苦,多写荒凉枯寂之境,长于五律,以铸字炼句取胜。
译文
在松树下询问童子,他说师父已经去山中采药了,若要遇到采药的师父,或许能逢上那位精通草药的蓟子;若想探寻禅理,又该如何去认识那位高深的庞翁呢?云雾缭绕,师父的踪迹在深山中难以寻觅,但我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向童子询问隐者去向的情景,展现了隐者超脱尘世、行踪不定的生活状态。“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两句,借用了两位虚构或传说中的高人(蓟子、庞翁),表达了诗人对隐者高深莫测、难以寻觅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和禅理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林隐逸图,前两句直接叙述了诗人与童子的对话,自然流畅;后两句则通过想象与虚构,将隐者的形象进一步神化,使整首诗充满了神秘与超脱的气息,特别是“采药会须逢蓟子,问禅何处识庞翁”两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仕途坎坷,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均未中举,这使他对仕途产生了深深的厌倦和失望,在这种背景下,他转而向往隐逸生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脱,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逃避,诗中也隐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和禅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