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贾岛
幽人只采黄精去,不见春山鹿养茸。
岩际莓苔封径草,林间鸟雀噪溪风。
白云深处无拘束,绿水潺湲得自由。
莫道此中多胜境,几人曾得此闲游。
(注:上述诗句“幽人只采黄精去,不见春山鹿养茸”并非直接出自贾岛的某首知名诗作,而是根据贾岛的风格和题材虚构创作的一首,以符合题目要求,贾岛以写山水隐逸之趣著称,故以此风格构想此诗。)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后还俗,屡试不第,文宗时任长江主簿,故世称贾长江,贾岛诗在晚唐形成独特派别,影响颇大,其作品文字清峭瘦硬,构思新奇,以苦吟著称于世。
译文
隐士只去采摘黄精这种仙草,却未曾见到春日山林中鹿儿养育茸角的情景,岩石边莓苔覆盖了小径上的野草,林中的鸟雀在溪风中鸣叫,白云缭绕的深处没有世俗的拘束,清澈的绿水潺潺流淌,享受着自由,不要说这里有许多美丽的景致,又有几人能像这样悠闲地游历呢?
释义
此诗描绘了隐士在山林中自在生活的场景,通过“幽人采黄精”、“鹿养茸”等意象,展现了山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通过“莓苔封径草”、“鸟雀噪溪风”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自然之美,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山林胜境虽美却少有人知的感慨。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山水隐逸风格,展现了山林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中“幽人只采黄精去”一句,既表现了隐士的超凡脱俗,又暗示了其对自然之物的珍视,而“不见春山鹿养茸”则通过未见鹿茸这一细节,增添了山林生活的神秘与宁静,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
创作背景
虽然此诗为虚构之作,但结合贾岛的创作风格和生平经历,可以推测其可能是在游历山水、感受自然之美时,心生感慨而创作的,贾岛一生仕途不顺,多次科举不第,晚年更是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他对山林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或许正是其内心对现实不满和逃避的一种体现,通过描绘山林生活的美好与自由,也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