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某画
宋·释绍嵩
云如死灰实不枯,逢场作戏三昧俱。
墨池点破秋光冷,笔底春风生万株。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禅意融合的作品,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常借自然之景抒发禅理与人生感悟,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他的作品在宋代诗坛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画中的云彩看似如死灰般黯淡无光,但实际上并未失去生机与活力,画家在此只是逢场作戏,却将禅意、画意与诗意三者完美融合,墨池中的墨点仿佛点破了秋日的清冷,而画笔之下,春风又生出了万株生机勃勃的树木。
释义
“云如死灰实不枯”描绘了画中云彩的独特韵味,虽然外表看似黯淡,但内在却充满生机;“逢场作戏三昧俱”则表达了画家在创作时的随意与自在,同时也暗示了作品中蕴含的禅意与画意;“墨池点破秋光冷”通过墨点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日的清冷氛围;“笔底春风生万株”则展现了画家笔下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面的“死灰”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画作的意境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幅画的题咏,但诗人并没有直接描绘画中的具体景物,而是通过几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来传达画作的意境与美感,首句“云如死灰实不枯”以云为喻,既表现了画作的独特韵味,又暗示了禅意中的“空”与“有”的辩证关系,次句“逢场作戏三昧俱”则体现了画家在创作时的自在与超脱,同时也将画意、诗意与禅意三者巧妙融合,后两句则通过墨点与春风的描绘,进一步突出了画作的意境之美与生机盎然,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画作的独特魅力,又体现了诗人对禅意与画意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已无从考证,但可以推测的是,这首诗很可能是释绍嵩在观看一幅画作后,有感而发所作,他通过对画作的细致观察与深刻感悟,将画意、诗意与禅意三者巧妙融合,创作出这首意境深远、韵味悠长的诗作,这也体现了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与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