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颜夫子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陋巷萧条风露寒,更寻颜子话心传。
乞取微言继此声,千古遗芳在简编。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年-1138年),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词人,他早年曾受到苏轼等人的赏识,仕途较为坎坷,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南宋的建立,其诗作在南宋诗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擅长五言律诗,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
译文
在简陋而冷清的巷弄中,我冒着寒风冷露,只为再次寻找颜回(颜夫子)的踪迹,与他探讨心性的传承,我渴望从他那里乞取一些微妙的言辞,以继承并发扬这种声音,让颜回留下的千古美德和学问得以在典籍中流传。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贤人颜回的敬仰和追慕之情,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以德行著称,生活简朴,学问深厚,诗人通过“更寻陋巷颜夫子”一句,描绘了自己不畏艰难、求道若渴的形象;而“乞取微言继此声”则表达了他希望从颜回那里学习到精髓,以传承和发扬颜回的学问和美德。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崇敬和对学问的追求,通过“陋巷萧条风露寒”的描写,诗人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艰苦,也暗示了求道之路的不易;而“更寻颜子话心传”则展现了诗人对颜回学问的渴望和追求,后两句“乞取微言继此声,千古遗芳在简编”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颜回学问的珍视和传承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颜回千古美名的敬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陈与义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面对现实的困境,诗人没有沉沦,而是选择了向古代贤人学习,以寻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学问上的提升,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其德行和学问一直为后人所敬仰,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颜回的敬仰和追慕之情,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学问和美德的追求和传承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