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孙欢笑争挽须,蜀人画作西湖图。的解释

春秋137个月前

诗词原文

浣溪沙·蜀客到江南

宋·陆游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楚水间。

诸孙欢笑争挽须,蜀人画作西湖图。

四十余年忽如梦,倚阑干。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四川的旅人来到江南,时常怀念起吴山楚水间的美好时光,家中的子孙们欢笑着争相拉扯着他的胡须,而四川的画家则为他绘制了一幅西湖的图画,四十多年的岁月恍如一场梦境,此刻他独自倚靠在栏杆旁,心中感慨万千。

释义

这首词表达了陆游对故乡四川及江南美景的深深怀念,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通过“蜀客到江南”的设定,陆游将自己对两地风光的眷恋之情巧妙融合,并通过“诸孙欢笑争挽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家庭和睦、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而“蜀人画作西湖图”则进一步加深了他对江南美景的思念,使得这份情感更加具象化。“四十余年忽如梦”一句,则透露出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将陆游对故乡与江南的深情厚谊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蜀客”与“江南”的对比,以及“吴山楚水”与“西湖图”的呼应,陆游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情感世界,词中的“诸孙欢笑争挽须”等细节描写,又使得这份情感更加真实可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陆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陆游晚年时期,当时他已历经沧桑,对故乡与江南的思念之情愈发浓烈,陆游一生曾多次游历江南,对那里的山水风光有着深厚的感情,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故乡的思念也日益加深,在这首词中,陆游通过回忆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自己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感慨和对故乡与江南的深深眷恋,这种情感不仅是他个人的情感体验,也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共同的情感寄托。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