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注:“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并非贾岛《题李凝幽居》原句,此处为创作需要而构想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779年-843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隐居,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锤炼字句,追求奇险,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在这幽静的居所里,邻居稀少,一条长满杂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园子,鸟儿在池塘边的树上栖息,僧人在月光下轻轻敲门,走过小桥,田野的景色便分列两边,搬动石头,仿佛触动了云层的根基,我想要留下官服和帽子挂在神武门(象征朝廷),便毅然决定击桨渡过云水,归隐到遥远的南溟(南海)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前六句真实描绘了幽居的静谧与美丽,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抉择与追求。
赏析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这两句,是诗人在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世界的留恋之间做出的抉择,神武门象征着朝廷与仕途,而南溟则代表着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地,诗人以决绝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透露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放弃,这种情感在唐代诗人中并不罕见,但贾岛以其独特的苦吟诗风,将这一情感表达得更为深沉与决绝。
创作背景
虽然“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并非贾岛原诗中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构想一个创作背景:贾岛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曾一度隐居山林,寻求心灵的慰藉,在与友人李凝的交往中,他被李凝幽居的宁静与美丽所吸引,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隐逸之念,他借题发挥,创作出了这首包含自己心声的诗歌,这仅是基于题目要求的构想,并非历史事实。
这首诗通过虚构的“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两句,展现了贾岛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同时也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普遍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