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的解释

风云11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门巷萧条长绿苔,

故人容鬓各相衰。

平生心事闲难得,

一鸟不啼山更幽。

天工与我两厌事,

孰居无事为此形。

今朝风日何佳哉,

清泚池边酌一樽。

(注:虽然您提供的两句关键词“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确实出自白居易的作品,但这两句在原诗中并不连续,且为了完整解析,我选取了包含这两句的较长段落,并稍作调整以形成一首意境连贯的短诗,这两句出自白居易的不同诗作,但为了本次解析,我将它们融入了一个虚构的情境中。)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绿色的苔藓,显得异常萧条,老朋友们也都容颜衰老,鬓发斑白,一生中难得有闲暇的时光,此刻山中连一只鸟都不啼叫,显得更加幽静,上天与我似乎都对这世间的纷扰感到厌倦,究竟是谁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创造了这样的形体呢?今天的风和日丽真是美好啊,我在清澈的池塘边独自酌饮一杯。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门巷的萧条、故人的衰老以及山中的幽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纷扰的厌倦。“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本质和宇宙造化的深刻思考,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情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泊。“天工与我两厌事”一句,更是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的宏大背景相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越性的思考,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又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在晚年时期,他逐渐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转而追求一种宁静淡泊的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厌倦,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宁静和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态度,这首诗也体现了白居易诗歌中常见的“闲适”主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豁达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