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观胡人吹笛
唐·李颀
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汉城胡马声愁绝,隔过阴山更断肠。
(注:虽然“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这一联并非全诗中最著名的句子,且全诗的主题并非完全围绕这两句展开,但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解析将以此两句为核心进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颀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他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雄浑奔放,情感真挚深沉,他的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个人抱负与现实的矛盾,反映了唐代社会的广阔画面。
译文
(针对“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两句)
苍龙星宿已经隐没,牛斗星宿横斜于夜空,东方的天空中,长庚星(即金星)闪耀着光芒,如同芒角初露。
释义
苍龙已没:指苍龙星宿(东方七宿之一,代表春季)在夜空中已经看不见了,暗示时间已晚或季节变换。
牛斗横:牛宿和斗宿是北方七宿中的两个,它们横斜于夜空,象征着夜晚的深沉和星空的辽阔。
东方芒角升长庚:长庚星即金星,在东方天空中升起,其光芒如同芒角般锐利,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或希望的到来。
赏析
这两句诗以天文现象为背景,通过描绘苍龙隐没、牛斗横斜、长庚星升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深邃而辽阔的夜空氛围,诗人借助天文星象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同时也寄托了对于未来希望的憧憬,在整首诗中,这两句诗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也为后文描写边塞风光和军旅生活提供了背景铺垫。
创作背景
李颀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他游历边塞或听闻边塞战事之时,唐代边疆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描绘边塞的荒凉景象和胡人的音乐,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同情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在这首诗中,“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两句,既是对边塞夜空的真实写照,也寓含了诗人对时局变迁和未来希望的深刻思考,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