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的意思及出处

梦梦157个月前

诗词原文

留子非为十日饮,要令安世诵亡书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全诗:

留子非为十日饮,

要令安世诵亡书。

吾家旧物尽拈出,

古锦囊中得秘珠。

作者简介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译文

留下你并非只是为了这十日的欢聚畅饮,

更重要的是希望你能将那些即将失传的书籍诵读并传承下去。

我家中珍藏的旧书全部拿出来供你阅读,

就像从古锦囊中找到了珍贵的秘珠一样宝贵。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庭坚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化传承的重视,首句“留子非为十日饮”直接点明留住友人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短暂的欢聚,而是有更深远的意义;次句“要令安世诵亡书”则明确表达了希望友人能诵读并传承那些即将失传的书籍,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后两句则通过“吾家旧物尽拈出”和“古锦囊中得秘珠”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诗人对家中珍藏旧书的珍视,以及将这些书籍视为珍贵宝藏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和坚定信念,诗人通过留住友人并赠予旧书的方式,传递了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学识和品德的赞赏和信任,诗中“古锦囊中得秘珠”的比喻,更是将书籍视为珍贵宝藏,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价值,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黄庭坚对文化传承的关注和忧虑有关,在宋代,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变迁,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和书籍面临着失传的风险,黄庭坚作为一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度责任感的文学家,深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坚定信念和对友人的期望,这首诗也可能是在与友人相聚时即兴创作,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文化传承的共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