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宋 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将领,豪放派词人代表,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其词作情感激昂,内容广阔而又深邃,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年轻时我率领千军万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率领装备精良的勇士,夜渡大江,与北方强敌英勇奋战,把巡逻的敌军惊得想逃,箭如雨下,射杀敌军无数。

追想当年,只能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满怀壮志雄心,却无奈只能把平戎之策,换取东家种树的书了。

陈元龙(陈登)本来就有吞吐大志,看不起迂腐的儒生如曹操、孙权辈,他的豪气峥嵘,到老都不曾减退。

释义

这首词上片追忆了作者青壮年时代的抗金战斗生活,下片写老年隐居乡间的愁苦心情,全词整体风格苍凉悲壮,慷慨沉郁,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一句,借三国时陈登的典故,表达了作者自己虽年岁已高,但豪情壮志不减当年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词上片写作者回忆年轻时参加抗金义军,英勇战斗,气吞骄虏的豪迈气概,下片则写老年隐居乡间的闲散生活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抗金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悲愤,元龙本志陋曹吴,豪气峥嵘老不除”一句,以陈登自比,既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仰慕,也抒发了自己虽老犹壮、豪情不减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词大约创作于辛弃疾晚年退隐江西上饶之时,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多次遭到朝廷主和派的排挤和打击,晚年更是被迫退隐乡间,这首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抗金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与悲愤,也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自己虽老犹壮、豪情不减的情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