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贾岛
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
欲知身老衰多少,看取新添白几茎。
尘事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
松风清韵入琴书,竹院秋声到枕边。
(注: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对原诗进行了适当改编,加入了“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这一联,而原诗中可能并无此联,以下解析基于改编后的内容。)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浪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曾因冲撞京兆尹,被贬为长江县主簿,贾岛的诗歌创作受到韩愈的影响,风格清峭瘦硬,力求字字见骨,句句断肠,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
译文
门巷里长满了绿苔,显得萧条冷清,故人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想要知道自己衰老了多少,只需看看新添了多少根白发,尘世中的纷纷扰扰终究能补得了什么?真是惭愧啊,那些高人隐士们却能闭门吟诗,不为俗事所扰,松风清韵飘入琴书之中,竹院的秋声也传到了枕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首联和颔联通过描写门巷的萧条、故人的衰老以及自己的白发,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颈联则通过对比尘世纷扰与高人隐士的闭门吟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尾联则以松风清韵和竹院秋声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诗人闲居生活的清幽和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诗中“纷纷无补竟何事,惭愧高人闭户吟”一联,既是对尘世纷扰的无奈与批判,也是对高人隐士超脱世俗、闭门吟诗的赞美与向往,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诗中的松风、清韵、竹院、秋声等意象,不仅为诗歌增添了清幽宁静的氛围,也寓意着诗人对自然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创作背景
贾岛一生穷愁潦倒,官微职小,但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他曾在李凝幽居题下“推敲”诗句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便是他创作严谨、刻苦推敲的例证,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际所作,面对尘世的纷纷扰扰和人生的无常变化,诗人选择了闲居避世的生活方式,通过闭门吟诗、亲近自然来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生活状态和心境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