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闲居
唐·白居易
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月上林梢风露下,梦回池面水云间。
心无俗念身长健,家有藏书手自删。
莫道此中滋味薄,此中自有乐陶然。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白居易虽为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白居易的诗歌以通俗易懂、贴近民生著称,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自古以来,通过静心治理国家事务的人能够获得清闲自在的生活,我虽自愧不如那些真正懂得常道的人,但也算得上是他们中的一员,月亮爬上了树梢,风露悄然降临,我从梦中醒来,只见池面上水天一色,云雾缭绕,心中没有俗念缠绕,身体自然健康长寿,家中藏书丰富,我亲自挑选删减,不要说这样的生活滋味淡薄,其实这里自有让人悠然自得的乐趣。
释义
本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古来静治得清闲”引出了诗人对古代贤人治国理念的向往,即通过静心治理国家来获得清闲自在,诗人以自谦的口吻表示自己虽未能完全达到这种境界,但也算得上是懂得常道的人,后两句则具体描绘了诗人闲居生活的美好景象,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享受。
赏析
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闲居生活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人也通过自谦的口吻和对比的手法,展现了自己对古代贤人治国理念的敬仰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悠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作品,以下创作背景为虚构设定)
本诗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已辞去官职,过上了闲居生活,在闲居期间,白居易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闲适和自在,同时也对古代贤人的治国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对古代贤人的敬仰之情,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白居易晚年时期的心境和追求,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