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出自哪首诗?

生辉107个月前

这首包含关键词“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和子由渔家诗三首·之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原文

渔家临水住,竹径绕茅檐。

两两三三艇,来来去去帆。

撒网惊鸥睡,收纶晓露沾。

肯来传舍人皆说,能致先生子亦贤。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美食家,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译文

渔家傍水而居,竹径环绕着茅屋的屋檐,两三只小艇在水中穿梭,来来去去的帆影在湖面上摇曳,撒网时惊扰了鸥鸟的睡眠,收起钓线时晓露沾湿了衣衫,如果肯来传话给世人,人们都会说这是好事,能请来先生这样的人,连你的子女也会变得贤良。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渔家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细腻的笔触,诗人刻画了渔家临水而居的环境,以及渔家日常劳作的场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渔家生活的赞赏,认为能请来这样贤良的先生,连子女也会受到熏陶变得贤良。

赏析

这首诗以渔家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渔家为题材,表达了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人也通过渔家的生活场景,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两句则通过赞美渔家的贤良,进一步升华了诗歌的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苏轼与其弟苏辙(字子由)的和诗之一,苏轼与苏辙感情深厚,常有诗文往来,此诗可能是苏轼在游览或隐居期间,看到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心生向往,于是写下这首诗与苏辙分享,苏轼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渔家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简单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