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的释义

风云127个月前

诗词原文

台中公子行

唐·韦庄

台中公子著皮袖,东望万里心悠哉。

自首蹉跎空满袖,去来飘忽似云流。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台中的公子穿着皮袖,向东远望万里,心中悠然自得,岁月蹉跎,白发已生,空有满袖清风,来去飘忽不定,如同流云一般。

释义

“台中公子著皮袖”描述了主人公的身份与装束,台中公子可能指的是朝廷中的某位官员或贵族子弟,皮袖则暗示其可能身处边疆或寒冷之地。“东望万里心悠哉”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悠然自得,万里之遥的东望,或许是对故乡、对理想、对未来的憧憬。“自首蹉跎空满袖”则透露出主人公的无奈与感慨,岁月流逝,一事无成,空有满袖清风。“去来飘忽似云流”则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行踪不定、生活漂泊的特点。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台中公子的形象,通过其装束、动作和心理活动,展现了其内心的悠然自得与生活的漂泊不定,诗中“东望万里心悠哉”一句,既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向往,也暗示了其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而“自首蹉跎空满袖”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自嘲,反映了晚唐时期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时代,韦庄本人也经历了仕途的坎坷与生活的漂泊,对社会的黑暗与不公有着深刻的体会,这首诗可能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一位台中公子的形象,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的普遍心态与命运,诗中也寄托了韦庄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批判。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