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捕兔行
朝代:唐
作者:白居易
荒田草深兔踪稀,草浅鹰多兔正肥。
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
狐死兔泣悲同类,我亦伤心肝肠裂。
天阴月黑狐夜啼,雨落风萧鹰翅折。
世间万物皆有情,何忍相残伤性命。
愿得人间皆太平,兔鹰同乐乐无穷。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白居易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现实,关注民生疾苦,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译文
荒凉的田野里,草丛深邃,兔子的踪迹稀少;而草丛浅的地方,老鹰众多,兔子正肥壮,我想要捕捉它们却难以得手,因为年深日久,兔子变得机敏,老鹰的力量也衰弱了,狐狸死去,兔子哭泣,为同类的悲伤而伤心;我也因此感到肝肠寸断,天阴月黑之时,狐狸在夜里啼哭;风雨交加,老鹰的翅膀被折断,世间的万物都有情感,怎能忍心相互残杀,伤害生命呢?愿人间都能享有太平,兔子和老鹰能够共同欢乐,享受无穷的乐趣。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捕兔与鹰击兔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皆有情感的深刻认识,以及对相残相杀的悲痛之情,诗中“我欲击之不可得,年深兔老鹰力弱”一句,既表现了捕兔的困难,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赏析
这首诗以捕兔为引子,展开了对世间万物情感的深刻探讨,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兔子、老鹰、狐狸等动物的情感世界,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的微妙关系,诗中“狐死兔泣悲同类,我亦伤心肝肠裂”一句,将动物之间的情感与人类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同情,诗人也通过这首诗呼吁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和平共处的美好愿景。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为虚构创作,以下背景为假设)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当时他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诗中,白居易通过捕兔这一小事,引发了对世间万物情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他也通过这首诗寄托了对人间太平、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