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北原兔
唐·白居易
北原有兔老且白,年年养子秋食菽。
春草水生各相送,寒林雪落谁为独。
朝眠夕食无拘束,远望孤云心自逐。
野老相逢如旧识,但道桑麻长几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被誉为“诗魔”和“诗王”,白居易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表达了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译文
北原上有一只老白兔,年年都生育小兔子,秋天时以豆类为食,春天草木生长,河水流淌,它们相互送别;冬天寒林落雪,它们却孤独无依,它们朝眠夕食,没有拘束,远望孤云,心随云逐,田野上的老人与它们相遇,如同旧识一般,只是谈论着桑麻的长势。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原上一只老白兔的生活,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诗中“老且白”的兔子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坚韧,“年年养子秋食菽”则表现了兔子生活的简单与规律,后两句通过对比春草水生与寒林雪落的景象,以及兔子与野老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以兔为题,却不仅仅是在写兔,诗人通过兔子的生活,寄托了自己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诗中“朝眠夕食无拘束”一句,展现了兔子生活的自在与惬意,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野老相逢如旧识”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白居易晚年退居洛阳时的生活有关,白居易晚年仕途不顺,多次请求外任或辞官,最终得以在洛阳度过晚年,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接触自然,对自然和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这种背景下,通过对北原兔的观察和描绘,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生命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