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忆旧游
朝代:清代
作者:陈廷敬
昔日同游处,今朝独倚楼。
江山依旧在,人事已多秋。
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
何时重聚首,再叙旧时游。
作者简介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人,清代大臣、学者,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初授检讨,入值南书房,累迁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等职,康熙帝称赞他“老成人,始终敬慎” ,陈廷敬工诗文,器识高远,文词渊雅,有《午亭文编》、《尊闻堂集》、《璞斋诗余》等多种著作传世。
译文
曾经一同游历的地方,如今只剩下我一人独自倚楼凭吊,江山景色依然如故,但人事已历经许多变迁,如同秋天的落叶般纷纷凋零,只有在梦中,我的魂魄才能长久地萦绕在那些美好的时光里,与你共同讨论唐朝的历史,那份情谊更加深厚绵长,不知何时才能再次相聚,重温那些旧日的游历与欢愉。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深切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首联“昔日同游处,今朝独倚楼”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朝,营造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氛围,颔联“江山依旧在,人事已多秋”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颈联“惟有梦魂长缭绕,共论唐史更绸缪”则是诗人情感的升华,通过梦境中的相聚和共论唐史,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时光的无限眷恋,尾联“何时重聚首,再叙旧时游”则流露出诗人对重逢的期盼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往昔友情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惟有梦魂长缭绕”一句尤为动人,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还通过梦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诗人对唐朝历史的共同讨论也体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文化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很可能是陈廷敬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许多人生的起伏和变迁,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也愈发强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和对未来的期盼与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于友情、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