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赞东坡
宋·刘克庄
坡老当年志未酬,
文章气节两俱优。
东坡有意续茶经,
会使老谦名不朽。
作者简介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他一生仕途坎坷,但文学成就颇高,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和词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篇,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译文
东坡先生当年志向未能完全实现,
但他的文章与气节都堪称优秀。
东坡先生有意续写《茶经》,
这将使得陆羽(字鸿渐,号茶山御史,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圣”,著有《茶经》)的名声更加不朽。
注:此处的“老谦”实际上可能是对陆羽的一种尊称或误传,因为直接提及东坡续写《茶经》实际上是指他对茶文化的贡献,而《茶经》为陆羽所著,此处或借“老谦”代指陆羽,强调东坡对茶文化的推动将使陆羽之名更加流传。
释义
这首诗赞美了苏轼(东坡居士)的文学成就和高尚气节,同时提到他有意续写《茶经》,以此表达对苏轼在茶文化领域贡献的认可,并认为这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陆羽在茶文化史上的地位。
赏析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通过“志未酬”与“两俱优”的对比,展现了苏轼虽仕途不顺,但文学与气节上的卓越成就,后两句则巧妙地将苏轼与茶文化联系起来,通过“有意续茶经”的设想,既体现了苏轼对茶文化的热爱与贡献,又借以表达对陆羽茶学成就的敬仰,以及对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对苏轼的敬仰之情有关,作为南宋后期的文学大家,刘克庄对苏轼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有着深刻的认识和高度评价,在创作此诗时,他可能正沉浸在对苏轼及其作品的研读中,被苏轼的才华和品格所感动,从而写下这首赞美之作,宋代茶文化发达,苏轼本人也是茶文化的爱好者,刘克庄可能借此机会,将苏轼与茶文化相结合,表达了对苏轼在茶文化领域贡献的认可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