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竹石图
宋·郑思肖
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石传神。
山前野径花香处,又是思君一梦人。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年—1318年),字忆翁,号所南,福建连江人,南宋末至元初的著名画家、诗人,他生于南宋末年,历经战乱,对元朝统治持有强烈的反抗态度,终身不仕元,郑思肖的画作以墨竹著称,常借竹抒发其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他的诗作也充满了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故国的思念。
译文
老画家或许能为竹子画出逼真的形象,而今我这小坡上的石头也仿佛被你(指画家或诗人自己)传神地描绘出来,在那山前野径花香四溢的地方,我又一次在梦中思念起了你(可能指故国、友人或某种理想)。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竹与石,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赞美以及对故人或理想的深切思念,首句“老可能为竹写真”赞美了老画家的技艺,次句“小坡今与石传神”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或他人画作中石头传神描绘的认可,后两句则转而抒发情感,通过“山前野径花香处”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而“又是思君一梦人”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竹石为题材,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个人情感相结合,前两句通过对竹与石的描绘,展现了画家高超的技艺和诗人对艺术的热爱,后两句则通过“山前野径花香处”的宁静美景和“又是思君一梦人”的深情表达,将诗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追求,也表达了他对故人或理想的深切思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郑思肖晚年时期,当时南宋已亡,他身处元朝统治之下,内心充满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通过描绘竹石,诗人既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也寄托了对故国的深情厚谊,诗中的“思君”也可能暗指诗人对某种理想或信念的执着追求,在元朝统治的压迫下,郑思肖通过艺术创作和诗歌创作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