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中杂诗
唐·贾岛
昨日寻幽上四明,山阴道上似蓬瀛。
千岩竞秀清音远,万壑争流碧波盈。
胡为只作十日欢,杖策复寻归路难。
回首仙源如梦影,白云深处有遗踪。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浪仙,人称“贾浪仙”,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还俗后多次参加科举未中,曾任长江主簿等职,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善于在诗中刻画孤寂凄冷的氛围,常通过描绘幽僻奇特的景象来抒发内心的情感。
译文
昨日我为了寻找幽静之地登上了四明山,山路蜿蜒如同仙境一般,千岩万壑竞相展示它们的秀美,清澈的声音远远传来,无数山谷中的溪流汇聚成碧波荡漾的河流,但为何我只在这里享受了十日的欢乐时光,就又要拄着拐杖艰难地寻找归途呢?当我回首望去,那仙境般的源头仿佛只是一场梦,而白云深处似乎还留有我曾经的足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在四明山中的游历经历,表达了他对山中美景的留恋和对归途艰难的感慨,诗中通过“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等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同时也通过“胡为只作十日欢”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短暂欢乐的无奈和对归途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方面非常出色,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四明山的秀美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胡为只作十日欢”等句,表达了诗人对短暂欢乐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的“杖策复寻归路难”等句,也体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执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贾岛仕途不顺、心情抑郁的时期,他通过游历山水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但在享受了短暂的欢乐之后,又不得不面对归途的艰难和人生的无奈,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复杂心境的写照,通过描绘山中的美景和归途的艰难,表达了他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和感慨,这首诗也体现了贾岛作为一位苦吟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